教育教学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课程思政】走进城市建设学院刘华琛副教授“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堂

发布者:李芳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6-09 浏览次数:

通讯员梁诗乐 孙稳卓 摄影姜子山

     城市建设学院刘华琛副教授为美高梅集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你们觉得哪个更好?”在“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一堂课,刘华琛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钢结构的特点,同时结合雷神山、火神山的建造案例让同学们切身地体会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疫情期间,我们无法像医生一样冲在前线,作为土木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作为土木人所肩负的责任。正如同学们所回答的:“作为土木人的我们,在疫情期间可以像建设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土木前辈一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结合课程内容提出主题问题,通过讨论引出国家政策、政治认同、职业素养等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称为问题链教学法,也是我们《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思政的实施重点。”作为授课老师的刘华琛解释道。

    在课程思政中,针对专业课老师如何从专业课中挖掘德育点这个难题,刘华琛总结了4S(师、时、势、事)教学法。即通过学习师长楷模,深议热点时事,刨析知识沿革,把握发展趋势,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教育者先受教育。”在采访中刘华琛说道,“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紧跟时代发展,同时契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执教能力与政治素养,才能确保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刘华琛强调希望通过“如盐化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她的课程教学,并达到将被动思政转化为主动思政的效果。

    在课堂上,刘华琛结合国内重大工程的动态和中国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新信息引入课堂,并将课程知识点与国家技术发展的大背景自然结合,给学生提精神。比如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焊接技术,冬奥会中引人瞩目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所采用的高强度耐火耐候钢。通过这些典型的钢结构工程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建筑行业先进的工艺、高超的施工技巧,感受其中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们的从业信心和爱国意识。

    在给学生提精神的同时,刘华琛也注重给学生们加“担子”。通过把近期发生的工程事故或工程灾害引入课堂,并与课程知识点结合起来开展讨论。例如利用泉州隔离酒店倒塌事故案例,分析倒塌的原因,讨论钢结构的稳定措施。“这些讨论常以第一视角开展,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专业学习和工程工作所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强化同学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刘华琛介绍说。

    在课后,刘华琛也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钢结构建筑,组织同学们参观桥梁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武汉抗疫展,推荐观看有丰富思政意义的工程纪录片。学生通过课后的进一步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课程报告中,频频出现“作为土木人,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使命感,同时也为我是一个土木人而感到骄傲。”“正是需要建设者冲锋陷阵之时,也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这些充满国家自豪感和职业使命感的文字。

    看到课程报告中学生们的这些体会,刘华琛感慨道:“我想这就是 ‘如盐化水,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的意义所在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