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博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3】张浩:六载沉心科研坐热“冷板凳”

发布者:高雨欣 曹星宇 编辑:陈孖川 发布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


 

通讯员 高雨欣 曹星宇 摄影 周嘉豪


  张浩,美高梅集团材料与冶金学院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中科院大类2区(升级版)3篇,中科院大类3区(升级版)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授权1项;硕士期间发表中科院3区(基础版)4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奋斗的自己”,张浩的微信头像写着这样一句话,科研路上枯燥乏味,只有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才可能在科研路上行稳致远,张浩便是这样一个人,始终践行着“勤奋、坚持、努力”。 

在挫折中磨砺自我 坚持就会“守得云开”

  “付出不一定可以得到等额的回报,但是没有付出肯定得不到任何回报。”于张浩而言,这是他在艰难的科研路上一直深信的道理。

  通过“申请-考核”制跨专业考取美高梅集团的他,总是把自己和同期的硕博连读同学列为自己的目标。“大家都在努力,我也必须努力才不会被落下。”张浩说。

  入学伊始,作为“非科班”博士生,来自陌生的实验设备和环境双重压力下的张浩表现得干劲十足。从机械工程到材料科学与工程,虽然硕博期间研究方向一致,但两个学科间的梯度跨度仍需张浩花费大量的时  间精力来弥补。“由于我非科班出身,材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我必须恶补。”为此,博士第一年的他格外忙碌。

  抱着“勤能补拙”的态度,一年内,张浩保持着每周阅读十余篇中英文文献的频率,熟知领域内材料的特性、特征,了解学术领域前沿,熟练操作工艺设备,探究材料学上的细微性能转变机理方面知识……他将各种理论知识融进科研,入脑入心。

  由于全新的材料在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几乎未见报道,他只能从现有材料的研究成果中分析探究,经过长达一年的文献调研与初期试验,最终确定了博士课题的整体试验方案,在这过程中有与导师的意见分歧也有无数试验失败的挫败感。

  张浩回忆起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当时的课题构建试验方案时走了很多弯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连着两三天做的样品都是失败的,很苦恼。”半个月里,更换样品,重新调配材料及比例,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张浩终于测出了正确数据。“当时这个部分处在论文中间部分,不想功亏一篑,最终发现是材料比例调控问题的时候长呼了一口气。”

科研不孤单 合作交流是科研的“催化剂”

  在科研过程中,张浩受到了同门师妹以及硕士、博士导师等许多人的关怀与帮助。初期刚进实验室的他做实验总会比同期同学慢两到三天,第一次仅仅是用扫描电镜找样品位置,他便耗费了十几分钟。张浩回忆道:“恰好当时我有一位研三师妹,她能娴熟操作各种仪器,带着我做了大概三、四次实验后我才开始自己独立操作。”谈及此事,张浩心中充满感激。

  除博士生导师潘应君外,张浩还长期与其硕士研究生导师练国富、西卡罗莱纳大学教师张扬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个人想法是有限的,多和他人研讨能开阔思维。尤其遇到问题遇到瓶颈,千万不要自己钻牛角尖。”在学术上张浩常常和师兄师姐以及导师等交流,获得了不少新的灵感。

  在张浩印象中,张扬总会在一篇论文中给出很详细的修改,小到冠词的用法和使用位置,陈述语句的语法、时态考究……他都会细致地批注出来。“特别是论文对于创新性部分的描述要求较高,有时对于论文审稿意见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很需要咨询各位老师,寻求更佳回答。”于他而言,这些密切的交流与沟通都为张浩后期取得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

  从入学至今,张浩一直担任着博士班班长职务。除公共课以外,一个班博士生们很难聚到一起,同学间交集很。“班长职位扩大了我的交际面,也给了我更多与同学进行学术、生活上交流的机会。”张浩会积极督促学生们按时完成任务,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张浩也获得了美高梅mgm集团22882020-2021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

静下心来 科研不仅是“坐冷板凳”

  在大众眼里看来博士生活枯燥乏味,面对这样的质疑,张浩十分坦然:“博士生科研和课题确实是两个最主要的内容,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做好每一件事,把时间安排得很妥当的话,不仅能够学到东西,还能够过得很快乐。”

  科研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则需要从踏踏实实、坚持完成每日任务开始。早上做实验和写论文,下午看文献并总结,高效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是张浩在不断摸索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时间做出的科学规划,多年来早已养成习惯。

  张浩解释道:“上午记忆力好,适合‘写’;下午可能就没有这个效果。”闲暇之余的他也会用适当的娱乐来缓解焦虑和科研压力,“博士期间能够坐住冷板凳确实很重要,但是充分的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开拓思维。”他的时间就像一个弹簧松弛有度,而并非盲目‘埋头苦学’。

  在科研上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思维的扩展中丰盈自己的知识储备。“科研需要我们基于现有的科研成果开辟新思路,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一直跟着别人的思路走。”硕士期间的他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评省级优秀研究生论文,这让他收获了更多自信和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底气。

  “自己选的路就应该踏踏实实走完,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很重要,能否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清晰的认知最为重要。”一年后张浩便要面临毕业、找工作、步入社会的考验。张浩满怀憧憬地说道:“现在我虽已拿到offer,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努力做出更多突破,去自己心仪的岗位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