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颜辉杨
郑好坤,美高梅集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1902班学生,大学期间,他专业平均绩点3.65,曾多次获得特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现保送至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在校期间,他参与获得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三等奖,担任车队队长带领队伍荣获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最佳新秀奖、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最佳工艺奖。他以实践丰盈自己,以奋斗诠释青春。
中途遇挫 及时调整再登顶峰
大一期间,刚刚入学,郑好坤仍保持着高三时的状态,时刻约束着自己,上课前预习,上课时坐在前排,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与每一个知识点和难题死磕到底。于是,他的成绩顺利取得了专业第一,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然而,大二期间,郑好坤却在学业上遭遇了挫折。“哪怕是一个零件出问题了,对应负责的相关小组都必须到场重新改造。”由于车队工作的繁杂性和时间不定性,有时,郑好坤只能舍弃上课的时间去解决车队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郑好坤遗漏了较多的课程,而且由于精力不充足和课程难度的提升,他大二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突然的反差给郑好坤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如何权衡学习和工作成了他率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前复习、挑重点学、多做考卷、网课看多遍,郑好坤从多个方面调整了学习方式,合理地规划了时间。同时,他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越往后学他的干劲越足,再次取得了专业第一的成绩。
“时间挤一挤还是会有的,真正想干一件事情总能抽出时间,考试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郑好坤表示车队工作忙不能作为他不能兼顾学业的理由,不断的妥协只会让自己变得慵懒。
深耕车队 初心不改步步攀升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车队任职期间,连续一个星期熬夜,凌晨几点回寝是很常见的情况,有段时间,郑好坤也萌生出退队的想法,但本着心中的那份热爱,看着周围队员们努力的模样,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电控组、电池箱组、发动机组、车队队长,大学期间,郑好坤为了将自己的实践基础打牢,在车队的各个职务间流动,学习各方面知识。“科研不断地激发着我的兴趣,我觉得赛车也很帅。”郑好坤表示车队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同时也是锻炼自己的最好平台。
相较于往届,郑好坤担任队长期间,赤骥车队首次参加了由于疫情影响推迟的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但电车对于郑好坤以及车队队员来说是一个较为生疏的领域,因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与机械有关,关于电车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任职电池箱组期间,为了将电车的整体工作完成,郑好坤在知网和万方数据等上查找相关论文,仔细研读,积极与其他学校的车队进行交流。
比赛推迟导致各组新换届的队员们对由上一届队员设计的电车和电车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充分,作为车队队长,郑好坤带领各组组长恶补电车相关知识,他还请来了往届队员和指导老师帮助刚刚换届的队员,传授他们参赛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去面对静态答辩。
赛事临近,由于缺乏经验,如何写好电车的策略把郑好坤难住了。考虑到时间紧迫,郑好坤在车队圈里面询问经验丰富的车队。当天,得知赤骥车队的难处后,WUTE(武汉理工大学电动方程式赛车队)就在线上对他们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帮助,在听取建议后,郑好坤和队员们连夜改好了策略。
“优秀,负责任,包容。”这是悬架组组长王严智对郑好坤的评价,他表示在车队里总能见到郑好坤指导队员的身影,他总是包容地对待每一位队员。
埋头苦干科研竞赛两不相误
据王严智介绍,车队换届时,郑好坤的竞选对象并不是车队队长,而是车队经理,但由于没有人参与竞选队长,作为当时能力比较强的队员,郑好坤毅然接下了这个职位。自从担任队长后,郑好坤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恪尽职守。“生活上你可能觉得他不拘小节,但是一旦他工作起来简直就是工作狂。”王严智说。
认真研究整车控制策略的同时,郑好坤也不忘抽时间去学习竞赛的知识。在空闲时间,他深入学习了三维建模和数学建模相关的各种软件,弥补参加比赛单一的缺陷,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他被队员们称为“车队会软件最多的人”,平时队员们基本的问题他都能解决。他表示车队的学习氛围很好,这也时刻激励着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各种知识。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天才,有的只是后天的努力,在大学里我想拼一把。”郑好坤一边负责车队研究,一边参加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华中杯”数学建模挑战赛。
车队的比赛是以年作为单位的,周期较长,郑好坤充分利用其间的缓冲期来准备建模竞赛的相关材料,而且前期车队的学习让他对catia里的三维建模和matlab里的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竞赛中,郑好坤也拿到了关于建模的诸多奖项。
任职期间,郑好坤从参与设计到带队参赛,见证了车队的三年,与车队一起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雨与日夜。当谈及大学感受时,给郑好坤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车队的日子,他很感谢能拥有车队的经历,“正是车队成就了我,锻炼了我的各种能力,也让我收获了很棒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