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伟:“苛”研创新 精益求精
通讯员 李昊旻 姜子山
“科研创新创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雕细琢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许志伟表示科研的成功便是不断尝试,在一次次实践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
许志伟,中共党员,美高梅集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本硕博均就读于美高梅集团计算机学院,师从美高梅集团计算机学院教授张凯。CSDN人工智能领域优质创作者,博客专家。
研究生阶段,许志伟发表了8篇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其中SCI二区及以上论文6篇,获得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年与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不厌其烦 精益求精
“在通往科研成功的方向上,不乏会走很多弯路,只有不怕麻烦,不断推倒重来才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许志伟表示,求学生涯中,他印象最深刻是做第一个研究课题时,由于经验不足,遇到问题不知道具体如何解决,于是他广泛阅读书籍和大量论文,询问老师和领域内其他专家,获取前辈们的经验。许志伟深信只有不怕麻烦,不厌其烦地去寻找解决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来才能写出顶尖的论文。
“高水平的论文固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精雕细琢的科研成果才更值得赞许。”在许志伟做关于钢铁合金性能预测的课题时,由于需要涉及到很多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导致论文的撰写变得困难重重。
但许志伟并没有迷失方向,他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并不断查阅大量文献,在视频公开课以及开源社区中寻求灵感,在寻求了更优的方法后,他毅然决定推倒重来,重新编写代码。许志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吹毛求疵的科研态度完成论文。第一篇论文耗时一年半之长,许志伟从中获取的经验更是他日后科研的基石。
“许师兄平时跟老师沟通很主动很积极,对于一个问题可以努力钻研到深夜,可以说他是在废寝忘食地学习。”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刘翌菲回忆,许志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分享给师弟师妹们,让他们少走弯路,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第一次论文的经历总是提醒着我无论课题是怎样的,用百分百的专注就能成功。”许志伟说。
创新思考 砥志研思
“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创新点的诞生。”许志伟解释,在解决带参数相互作用的多任务多目标优化问题时,课题遇到了瓶颈,项目进度也一直停滞不前。
在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许志伟联想到了膜计算这种受细胞内生物膜的分隔结构和功能启发而来的分布计算模型。基于膜系统启发的优化算法具有强大的性能和并行能力,可以设想其在需要同时处理大量不同的任务的多任务优化领域中具有杰出的潜力。
许志伟试想在内层子膜中嵌入可以解决带参数相互作用的算子就可以带参数相互作用的多任务多目标优化问题。他将这一创新性的想法应用到课题中后,这项困扰着团队数日的难题终于得以解决。
许志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演化计算,是一类常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复杂优化问题的元启发式算法。“做科研是我所热爱的事情,边探索边解决总会让我乐在其中。”据刘翌菲介绍,许志伟对科研的热情始终如一,且许志伟遇事不骄不躁、心态平和,这是他科研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因素。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许志伟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于本科就读阶段。在本科期间一有时间他便泡在图书馆里学习。甚至在冬天温度零下的时候,图书馆内寥寥数人,许志伟也会在图书馆内学习到闭馆。在读研期间,许志伟也一直保持着学习习惯,每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直至晚上十一点才离开。
学贵得师 感恩于心
谈及导师张凯,许志伟言语中满是感激。许志伟回忆,有一次因为帮助自己修改论文,张凯一直到凌晨三点都还在帮他修改论文,这件事他一直铭记于心。在张凯的影响下,许志伟也以此为动力刻苦学习,不忘师恩。“老师不仅在学习上耐心指导,在生活中也关心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要求我们多跑步锻炼身体。还会带我们参加并组织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多方位的能力。”许志伟说道。
许志伟感叹:“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很多同学的帮助。实验室的和谐氛围以及来自师兄师姐的启发,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对待科研,对此我会感恩于心,铭记于心。”
在得知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时候许志伟很感慨,但这也源于他长期醉心科研的积累和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将于今年博士提前毕业的许志伟,对未来也有了自己的计划:他将留校任教,加入张凯的团队并继续在计算智能领域挥洒汗水,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去激励学弟学妹。他说:“回顾九年的求学生涯,有过挫折,有过艰辛,有过失败,但更多的是成长和奋斗。在这里,我感谢学习里指导和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